外地人对鹰潭普遍有什么误解?

鹰潭 更新于:2025-07-30 18:40
  • 野外探宝

    外地人对鹰潭的误解可能源于信息不对称、以偏概全、或者对历史和现状的了解不够深入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误解:
    1. "误解一:鹰潭=鹰潭铅业,环境极差。" "实际情况:" 鹰潭确实有过辉煌的铅锌产业历史,尤其是上饶市铅山县曾是重要的铅锌产区,因此环境问题(如重金属污染)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比较突出,甚至引发了广泛关注。但这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区域的问题。鹰潭并非只有铅锌业,该市还有铜产业(德兴市是著名的铜都)、化工、机械制造、新材料、旅游等多元化产业。近年来,鹰潭在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治理,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环境修复和污染治理,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都有显著改善。将整个鹰潭等同于“铅都”并认为其环境一塌糊涂,是对当前发展和治理成果的忽视。
    2. "误解二:鹰潭只是一个资源枯竭的小城市,发展停滞。" "实际情况:" 虽然铅锌产业面临转型挑战,但鹰潭并非资源枯竭。铜产业依然强劲,并且在新能源、新材料等领域有新的布局。同时,鹰潭的城市建设、交通基础设施(如高铁开通)都在不断完善,城市面貌有较大变化。经济发展有其周期性,尤其对于资源型城市转型,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

    举报
  • 小可爱的爆米花

    鹰潭,江西省下辖设区的市(地级),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地区,与上饶和抚州地区接壤,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源过渡的交接地带,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温和气候,下辖月湖区余江区贵溪市两区一市,因铁路枢纽立市,曾经是福建省出省唯一通道。正因为如此,有很多外地人选择在鹰潭乘坐火车出行,江西赣东南的金溪,抚州,南丰,南城,宁都,赣东北的余干都是到鹰潭来坐火车外出。因此一时间,鹰潭火车站附近,就会有大量的外地人路过,笔者从小就出生在江西贵溪,因为贵溪铁路出行也不是很方便,大多数时间出远门都选择在鹰潭火车站出行,也接触了一些和笔者同样在鹰潭转车的外地人,大部分人对鹰潭的看法主要是这几点:

    一、城市小,市容市貌差。

    鹰潭是1983年设立的地级市,之前是一个镇,上世纪70年代,鹰潭只有一条街,那就是解放路,“一条街、一栋楼、一座公园几只猴”是当时鹰潭的真实写照。所以外地人来到鹰潭首先是感觉鹰潭的小,城建的落后。而且当时的鹰潭十分不注重市容市貌的打扫,就拿火车站来说,一进鹰潭火车站的地下通道,就是一股很浓重的尿骚味。而且鹰潭的大街上,污水,垃圾都很多,外地人对鹰潭的印象十分不好。但是现在进入新时期后,鹰潭迎来了重大发展,城市先是扩建了梅园,然后又跨国铁路发展了城南的白露,然后跨过信江建设了信江新区,鹰潭的城区面积比原来扩大的三四倍。城区也基本都是新建的高楼大厦,城市环境非常漂亮,而且鹰潭火车站经过几次改造装修,如今已经非常现代化,早已没有尿骚味了,待在火车站里候车已经是一种享受了。

    二、火车站附近商家宰客严重。

    外地人来鹰潭主要目的是坐火车,因此以前鹰潭火车站附近的商家宰客的现象是非常严重的,强买强卖,以次充好,乱收钱的现象非常普遍,小时候大人都教导我们坐火车要什么东西都带齐,不要到火车站附近去买,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只有鹰潭才有的问题,八九十年代,全国各地的火车站,都存在这样的问题,只不过鹰潭转车的人流量大,这个问题就被人家拿出来说而已。但是现在随着市场越来越规范,宰客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,火车站的超市,饭馆都是明码标价,虽然价格比外面要贵,但是你可以选择不买。再加上现在鹰潭站的客流量已经大不如从前,很多靠宰客的做生意的人现在生意更加难做,甚至要靠促销来揽客,更加不存在宰客的现象了。

    三、小偷、扒手多。

    外地人来鹰潭还有一个最大的印象,就是扒手多,笔者小时候和父亲在鹰潭转车的时候,就不幸被扒手割了口袋,拿去了身上仅有的三十元钱,最后被迫逃票回家。八九十年代在鹰潭,走路不敢停留,只要你停留下来,比如是看列车时刻表,就会有三四个和你一样假装看列车时刻表的人,围着你,趁你不注意的时候,开始划破你的口袋,扒取身上的财物。这点估计外地很多在鹰潭转车的人都有这个同样的经历。如今鹰潭已经基本没有扒手了,就像现在没有人偷手机一样,一是现在人基本不带现金,二是现在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不难,没必要去冒风险当扒手,这是社会的进步,鹰潭的治安现在也是非常好的。

    随着现在鹰潭的发展越来越好,外地人对鹰潭的误解基本没有,更多的是认为鹰潭现在发展非常好,非常有潜力。以上就是笔者认为外地人对鹰潭的几个误解,如有不妥之处,希望批评指正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